「沒有End User,怎會有商業模式?」為突破困境,清大博士生許又仁在2014成立元沛農坊,
想運用所學,結合自身技術背景和科技管理思維,讓農業跟上科技發展腳步。
許又仁是標準理工人,大學、研究所都是物理相關科系,同學多半進入半導體產業,但他選擇了農業。
攝影/蔡仁譯
他發現台灣農業創新最大的問題不是沒有技術,而是沒有農民採用,於是決定從
「廚餘堆肥推廣計畫」著手,透過生物感測器改善堆肥技術,慢慢推廣到有合作的農地。
農業科技已不是新話題,市場不乏可行技術,為何成效仍相當有限?「農業獲利結構破碎」
和「農民慣性太強」,他點出兩項主因,娓娓道出在農業創新上所面臨的現實。
「我們談的不是產銷制度設計,而是從生產鏈去看農業生產該重新設計之處。」
以土壤為起點,元沛農坊最終要提供一條龍式的農業設計服務,「原本農夫只能做一半的事,
我們要做整套!」許又仁說。
Q&A
Q 目前正在進行的計畫
A 「廚餘堆肥推廣計畫」目前已在新竹千甲CSA、東海大學生態農場、慈恩庇護農場、
香園紀念教養院等合作農地推廣,此外,也和沛錦科技合作在養菇場導入IoT感測器蒐集大數據,
並和社會企業「一人一千瓦」合作太陽能發電計畫。
Q 搖籃到搖籃理論如何和農業結合?
A 台灣大部分產業發展都是單向性,過程中很多不效率性,產生很多汙染。
農業也是,過去都在談怎麼賣、怎麼吃,而搖籃到搖籃設定理論則是談生產過程的廢棄物
如何安全回到土地,如何更妥適利用生活周遭的資源,不讓經濟活動回頭造成我們的生存危機。
Q 為何想將知識管理思維帶進農業?
A 農業是活的,需要隨時知道發生什麼事、有一連串的對策,其牽涉到的know-how(竅門)
一點也不輸半導體。例如,台積電各種trial and error(嘗試錯誤)的經驗,造就它們的製程跟良率;
農業也是,面對這麼多種作物跟氣候、環境變化,要有很強大的知識管理,其中包含土壤、
病蟲害控制、綠色經濟價值等。
Q 怎麼看創業?
A 跟探討學術問題一樣,創業要經過一連串大型社會實驗佐證你的存在價值。
例如,廚餘堆肥計畫用科學數據讓大家理解分散式廚餘管理是可行的,堆肥場附近的居民、
參與群眾募資民眾和政府都是參與者。社會應該要有容錯空間,讓實驗者做很多前期實驗,
才會看到更多解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