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的安全,誰來把關?
在媒體輪番資訊轟炸下,一長串的檢測數據與專業術語,讓民眾恐慌不已。
這些攸關健康的「吃的問題」,到底是如何管理的?
撰文/張孟媛
這些豬肉雖遭海關扣留,並未流入台灣市場,卻因此引爆了民眾對於食品安全的關心與疑慮。
培林是一種乙型交感神經興奮劑,同類的藥物還有卡林特洛(clenbuterol)、沙布坦(salbutamol)
及特必林(terbutaline)等,由於添加在飼料中可增加飼料效率及動物的瘦肉量,因此俗稱「瘦肉精」。
鑑於中國上海曾發生肉品含有卡林特洛導致民眾中毒的案例,農委會於2006年10月公告,
禁止此類藥物提供動物使用,即依法不得檢出。在美國進口豬肉驗出瘦肉精後,
衛生署即通令各縣市衛生局加強抽檢市售肉品,先後於苗栗、屏東、台南市的市場驗出
國產豬肉含有培林,農委會與衛生署也分別在桃園、彰化與高雄縣的鵝隻查出含有沙布坦,
違法使用瘦肉精的問題終於浮上檯面。
「從農場到餐桌」是一條漫長而複雜的道路。在行政管理上,我們日常飲食所需的農畜水產品
等原料生產由農政機關、也就是農委會負責第一道把關,並由各縣市政府負責執行監督的相關業務;
當這些農畜水產品進到市面或加工廠後,就由衛生署管理。
對於畜牧動物的用藥,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黃國青解釋:
「所有的動物用藥都必須經過安全性、有效性及毒理的動物試驗審查通過後,才准予檢驗、
登記核發許可證使用。只要是合法的藥物,並遵守停藥期,應該就不會有藥物殘留的問題存在。」
瘦肉精在豬隻體內二至四週就會代謝掉,不過目前瘦肉精的問題不在於檢出濃度的高低,
而在於它是公告禁止使用的藥物。農委會自2002年起即已對豬、鵝進行瘦肉精的監測,
合格率一路成長,至2006年分別為豬99%與鵝100%;不過今年上半年鵝隻活體的不合格
率突然增高為3.5%,而查獲使用瘦肉精的養豬戶也常表示不知情,讓防檢局高度懷疑有
不肖飼料業者在飼料中摻入瘦肉精販售,需要檢調單位深入追查。
雖然食用家畜禽使用抗生素、蔬菜水果檢出農藥殘留,這些年時有所聞,
但在瘦肉精事件持續發展之際,又爆出養殖鱒魚含可能致癌的硝基口夫喃與氯黴素等禁用藥物,
鰻魚、大閘蟹可能也有問題,霎時之間,似乎所有食品都捲入了這一波風暴。
風險的科學
由於這些危險食物,都是由「抽驗」查獲,最讓消費者擔心的,還是自己購買的食物
吃到這些食物會不會有害健康?
事實上,我們從報紙與電視新聞看到的問題食品,大部份是由各縣市衛生局根據年度計畫
若檢驗的結果發現異常或不合格,這些資料也會轉到地方政府,進行後續處理。
由於食品的檢測屬於破壞性行為,衛生單位不可能在食品上市前一一檢驗,抽驗的合格率
代表的是食品生產與製程管理是否完善,可做監督改善的依據,避免下次再出問題。
食品衛生處專責法規的翁秀貞科長表示:「風險評估是現在大家討論的問題,但我們必須了解,
食品安全沒有絕對的零風險。」市面上消費者買得到的食物,雖然說「都是沒有經過檢測」,
但並不代表這個食品不安全。
譬如這一波秋節食品檢測中,柚子的農藥殘留、月餅的防腐劑「檢驗結果全部符合規定」,
指的是檢驗項目的濃度低於衛生署規定的容許量。其實只要農民確實遵守農藥使用規定及
採收前的農藥停藥期,蔬果一定可以通過「殘留農藥安全容許量」的檢測;而「合法」
防腐劑的容許量,也都是經過科學實驗及風險評估推算所得到的結果。翁秀貞特別聲明:
殘留容許量只是行政上的管制點,並不是會引起身體不適、中毒或病變的臨界點,
這個管制點距離危害健康的程度,至少都還有數十倍或更大的差距。翁秀貞也指出:
「消費者常分不清『不合格』與『不安全』的區別,一聽說某個食品有問題就全面拒買、
甚至恐慌。但這些都和『量』有關,計算風險時一定要考慮飲食的攝取量。」
8月中旬讓養豬農、消費者群起抗爭的瘦肉精問題,也是一樣的道理。
當時行政院考慮引用聯合國「食品法典委員會」(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, CAC)的標準,
容許瘦肉精殘留;而養豬農、消費者團體擔心一旦瘦肉精解禁,將危害全國百姓健康,
特別是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(FAO)對瘦肉、脂肪的培林容許殘留量為10ppb,肝臟卻是40ppb、
腎臟更高達90ppb(10ppb=0.01mg/kg)。西方人不吃內臟,但台灣人愛吃,
尤其民間更認為豬肝與腰子是絕佳補品,對此翁秀貞解釋:「一個國家的食品安全、
衛生標準的訂定,首要先了解人民飲食攝取的狀況,也就是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。
知道哪些東西吃得多、吃得少,才能推估某些成份到了什麼程度會造成危害。
食品法規是為了保護人民健康,必須依當地的情況去訂定,假設國人飲食習慣就是和別國不同,
某種食物的攝取量比別國多,我們還是得要求得更嚴格。」
這一陣子常有官員、專家出來為大家計算:一次要吃幾公斤的瘦肉精豬肉才會有中毒的症狀,
以提供消費者一個容易比較的方式;雖然這種說法不見得有錯,但顯然無法被多數民眾所認同。
其實從毒物學角度來看,消費者應該學著分散風險,養成不偏食的習慣,盡量讓飲食多樣化;
當然從營養學觀點來看,每天都吃大量的豬肉,也絕非健康的飲食方式。
掌握危險關鍵點
若說抽檢是利用機率來評估安全性,難免還是有風險,而等食品上市了才進行的「事後採證」,
更常常緩不濟急。由於食物從生產到上架的過程,還有重重的環節,每一個點都可能出問題,
因此現今國際上的食品安全發展趨勢,強調的是「源頭管理」。也就是不論肉品、水產或蔬菜水果,
都必須是優良而安全的原料,否則如果最終產品不合格,得一步步往前來追出問題,不僅困難度高,
更是在消耗有限的管理資源。
以台灣人的飲食與消費習性來看,食物的來源非常複雜:我們會在傳統市場採買溫體豬肉、
鮮魚、蔬菜,會在連鎖超市選購冷凍食品、牛奶、餅乾,也可能向路邊的小販買便當。
這些食材原料中若含有毒素、重金屬污染、殘留藥品等有害物質,可不像微生物能在加工過程中去除,
因此若能從源頭即確定好品質,可有效解決相當大一部份的問題。
例如農委會已有優良農產品證明標章(CAS)制度,現在正在推動的安全農業,
更是要從動植物的生長階段、生長環境加以管理。
衛生署則是要求加工廠選用好的原料,並連同整體生產流程一併管理,
也就是所謂「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」(HACCP)的概念。HACCP是一著重預防的風險分析,
方法緣起於1960年代美國的阿波羅計畫,以確保供應給太空人的食物不會遭病源菌污染。
食品衛生處負責業者輔導的薛復琴科長解釋:HACCP是由業者自己評估、訂定計畫,
找出其中最容易出問題且和安全最有關的重要管制點,並在重要管制點上建立管制界限、
監測方法及不符管制界限時的矯正措施,業者必須落實執行,留存記錄以備衛生機關查核。
衛生機關進行查核時,除了要確認計畫的正確性,也要查核業者是否有確實執行。
而考量此一管理方式的技術性及地方衛生機關人力的不足,衛生署會委託專業機構及學者提供協助。
薛復琴強調:「這是一種系統性的管理,它的管理概念比傳統的事後抽查市售產品進步,
而且衛生署已逐步公告不同業別強制實施。」現在國產水產食品已經全面實施HACCP制度,
今年7月衛生署也公告了肉品加工食品業,9月公告餐盒食品工廠的系統,將在公告後一年開始實施。
建立食品履歷
食品安全管理的另一個全新概念,則是建立食品追溯(food traceability)系統。在台灣,
這個系統又稱為「食品履歷」、「產銷履歷」,目標是建立食品生產鏈中的相關資訊,
以方便產品追蹤與管制。我國已經於今年初通過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,
所有經農委會標章認證的產品,都必須符合產銷履歷的規定。台灣大學園藝系副教授許輔即認為,
食品追溯系統將為台灣農業帶來改革的希望,是「農業界有史以來最大的再造運動。」
不過我國加工食品的追溯系統,今年才正式開始推動。由於食品追溯系統關照的是
「從農場到餐桌」這整條路徑,台灣的食品追溯系統需要由三大段來組成:
前端的農場由農委會執行,原料出了農場、在加工廠裡則由衛生署管理,之後進了市場、
到消費者手中,將由經濟部規劃。薛復琴說:「這三段一定要連在一起,得到的資訊才會完整有效。」
今年衛生署先從乳品開始試辦,明年將拓展到調味乳、發酵乳,並規劃試辦包裝飲用水,
從食品安全的角度考量,將HACCP的概念與追溯系統相結合,讓系統發展得更完善。
食品工廠與餐飲業者需要各種證照才得以營業,加工型態複雜、風險高的工廠更需要設置
食品衛生管理人員,政府可以用認證或志願性的制度鼓勵優良食品企業,
但是民眾可能會在上班途中向路邊攤買早餐,或在登山郊遊時向老農夫買土雞、野菜,
或甚至在網路上購買獨門美食,民眾如何能確定這些食物的安全性?
薛復琴指出,衛生機關還是會抽查傳統市場的食物,對於餐飲攤販提供相關輔導及講習;
法規資訊、添加物等規定,也可以在衛生署網站上隨時查閱,「但無法強制所有製造、
販賣食品的行為都要事先核准,因為這是一個民生問題。」政府站在監督的立場管理食品衛生安全,
業者則應本著誠信良知,確保其製售食品的安全衛生,負起對消費者的責任。